十年磨一劍,古堰踏雪來
時間:2020年06月02日 來源:建筑新網 作者:曾雪嬌
近日,中國建筑為表彰先進,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團干部和基層團組織奮發有為、再創佳績,其共青團系統在全系統數萬余人中評選出30名“中國建筑青年崗位能手”,中建一局一公司成都融創文旅城融創茂項目技術總工鐘啟勇名列其中。
鐘啟勇,1988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200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10年畢業于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之初,敢拼敢闖的鐘啟勇遠赴北京開始自己的筑夢征程。從北京、云南再回到四川,從施工員、技術部經理到現在的總工程師,鐘啟勇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施工一線。十年磨一劍,隨著位于都江堰全國最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室內滑雪場的建成,鐘啟勇也歷經錘煉,載譽而來。
十年堅守,成就專業
前腳剛踏出四川的校門,后腳就邁進了北京的施工現場。在北京的四年,是鐘啟勇厚積薄發的四年。作為一名普技術員,他完整的經歷了兩個項目全部的技術基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為提升專業知識,在2011年至2013年的每個周末,鐘啟勇都乘坐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公交到北京工業大學繼續學習,并在2013年7月獲得了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歷。成長的腳步從不止步,2014年鐘啟勇再次奮發努力,一次通過一級建造師考試。
此時的鐘啟勇,已經有了扎實的專業能力,也準備好了接受更大的挑戰。2014年,鐘啟勇加入了中建一局一公司西南分公司。入職后的他臨危受命,被任命為西雙版納悅景莊項目技術部經理。而該項目當時正處于技術力量薄弱、業主滿意度低的情況.鐘啟勇到項目后,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讓技術部工作步入正規,成功轉變了業主和監理對該項目技術工作的評價。隨后,鐘啟勇又調入成都天立香緹華府三期住宅項目任職技術部經理,同樣在項目技術工作開展艱難之時,扭轉局面。
十年堅守,不負韶華。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的鐘啟勇,已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
勇挑重任,實現突破
2017年,位于四川都江堰的成都融創文旅城融創茂項目開工。融創茂項目內含全國最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室內滑雪場,該滑雪場是全國唯一一個,也是第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滑雪場,主體結構是鋼筋混凝土,屋蓋是鋼結構。本就復雜的結構形式和緊湊的工期要求,再加上要融入四川本地獨有的“康藏祥云”整體外觀效果和“藏羌風格”內裝飾效果……都讓這個項目的技術工作尤其重要,項目技術負責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此時,鐘啟勇被任命為融創茂項目的技術總工。項目團隊組建之初,技術團隊整體技術水平較低。面對這樣的“內憂外患”,鐘啟勇堅信事在人為。在滑雪場施工時,面臨高落差的滑雪道施工難題,鐘啟勇利用自己在山地施工時摸索的工作經驗,并請教專家組。經反復論證,提出了鋼箱梁+貝雷架+盤口架的組合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形成了工字鋼轉換平臺,解決了斜面高大鏤空模架施工難題,安全快速的實現了44米高度、約50萬立方米體量的高支模施工;提出利用原有的不同高度滑到樓面進行桁架拼裝,采用累積合攏提升施工工藝,解決了大跨度桁架吊裝難題;提出了在原有斜面滑到上設置斜面滑移軌道,累積滑移大跨度拱形桁架的施工方法。
此外鐘啟勇還帶領技術團隊和項目商務團隊緊密配合,秉著做好技術創優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提升價值。經努力,項目累積創效事項22大項、65小項,涉及金額3.7億元。
以施工技術推動設計結果完善,使設計成果更貼近施工要求。整個項目成功的施工組織策劃,使得項目安全、快速推進,項目部人均年產值達到700萬元以上,創中建一局人均產值新紀錄。項目上述核心技術于5月被專家組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攻堅先鋒,碩果累累
從鐘啟勇擔任融創茂技術總工至今,他帶領團隊先后申報了7項省級工法、11項專利、投稿7篇科技論文,并獲得“國家級QC成果1項,省市級2項;四川省級工法3項、中建一局工法3項;申報和受理專利11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榮獲2019年度中建一局“優秀施工方案”1篇、“科技成果獎”一等獎;榮獲中建集團“第三屆青年創新創效大賽”銅獎。
BIM應用方面也有所突破,榮獲2019年度中國建筑業協會“第四屆建設工程BIM大賽二等獎”、第五屆“科創杯”最佳BIM施工應用三等獎以及四川省優質結構獎等多項榮譽。他所帶領的技術團隊已經裂變和支撐了3個項目的技術工作,培養出技術總工1人、技術部經理2人,技術骨干若干。
他本人也在2019年被評為中建一局“科技后備人才”,直到今日獲得他個人的最高榮譽---“中國建筑青年崗位能手”。
歲月流轉,十年光陰。鐘啟勇厚積薄發,行穩致遠,用堅守與奮斗書寫了屬于他的華麗篇章。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這名用十年磨一劍的青年彰顯了新時代下新青年的蓬勃力量!